EN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

×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商业秘密保护2023年观察及2024年展望

2024-01-231599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总结2023年商业秘密保护与管理的特征的话,我们选择“一以贯之”、“一如既往”和“百花齐放”。

1、一以贯之


商业秘密由于其特点导致其权力边界不清楚,甚至有的权利人根本不知道商业秘密在哪里。因此,需要各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权利人提高商业秘密保护自觉,不但知道自己有商业秘密还知道权利边界在哪里,从而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对此,民事、刑事和行政各部门表现得“一以贯之”,对商业秘密的重视是一贯的。

2023年,法院民事案件审理,在权利人举证责任方面有所减轻,主要是获益于2019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举证责任移转制度。但权利人明确秘点的责任仍然存在。其中,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审结的全国首例“数据交易买受人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具有代表性,体现了数据和商业秘密的交叉。

刑事方面,2023年,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和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明显增多,这体现出权利人希望借助刑事打击侵权行为的偏好,同时也反映出公安机关加强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力度。这其中,比较典型就是华为海思芯片商业秘密被侵犯案。该刑事案件由上海警方和江苏警方联合侦办,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多人为海思前员工。据报道,该案涉芯片商业秘密的秘点高达40个。这也印证了我们关于芯片领域商业秘密是“金矿”的论断。

行政方面,市场监督管理机关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行政机关,2023年进一步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区建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23年9月20日公布第二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名单,确定15个地区作为第二批创新试点,上海黄浦区名列其中。我们律所也被评为黄浦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全国各地市场监督部门也都加强行政执法,先后发布一批典型案例。

2、一如既往


所谓一如既往,就是商业秘密案件一如既往地少,案件一如既往地涉及前员工多,处理的商业秘密类型一如既往地广。

由于很多权利人可能不知道商业秘密的存在,也有可能难以举证,也可能其他原因。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数量均比较少。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看,2023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167人,同比上升89.8%。虽然增幅较大(这也印证了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数量增加的论述),但总体数量仍然较少。现在还没有2023年全年的公开数据,但估计也不会有大幅度不同。民事方面,今年没有公开的全国范围的数据,但从我们以往统计的数据看,一年平均也就审结200-300件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其中2019年最多,为323件)。从我们办理的商业秘密案件数量以及对比往年数据看,今年的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全国范围也不会有太多增加。

根据前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前述审查起诉的167人中,绝大部分是权利人的前员工。因此,员工的管理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商业秘密保护的永恒话题。员工的管理包括入职、在职和离职的管理。入职审查、在职培训和离职审查是核心技术员工必不可少的三大环节。当然,商业秘密合规管理制度建设是统领这三大环节的纲领。

商业秘密的本质是信息,这决定了商业秘密的类型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万物皆可商业秘密”。2023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侵犯商业秘密罪涉及秘密类型侵犯软件源代码商业秘密是主要类型。另外,从公布的典型案件看,也包括较多涉及芯片行业商业秘密。从涉及领域看,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2023年处理的商业秘密案件中,有两件涉外案件值得关注,一件涉及跨国公司在国内高管离职,跨国公司总部在境外起诉,另一件涉及国际供应链,某国际品牌国内供应商涉嫌不当披露国际品牌的新品信息。

3、百花齐放


2023年,各种方便权利人保护管理商业秘密的工具不断出台,包括各种标准、确权方法和裁判规则。

标准层出不穷

我们一直有个论断:商业秘密是权利人自己管理与保护的商业秘密,关键靠权利人自己。正是基于此,各地各行业制定了各种商业秘密保护管理规范。比如,各省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出的作为地方标准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规范、指南。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发布的《商业秘密鉴定规范》,规定了商业秘密鉴定的定义、从业人员、鉴定流程、文书及保密管理要求。

确权方法多种多样

由于商业秘密的秘密性,想要对外宣示权利存在困难,社会各界也在2023年探索能够确认商业秘密权利的方法。比如,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培训+确权模式,蚂蚁集团推出的区块链商业秘密存证技术,可在支付宝中操作。我们还接触到的SaaS确权管理模式。

裁判规则涌现

2023年,各地司法机也颁布了涉及商业秘密的裁判规则,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处理好保护商业秘密与自由择业、竞业限制和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在依法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维护就业创业合法权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发布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当事人诉讼问题解答》对商业秘密民事诉讼中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与回答。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发布的《侵犯商业秘密罪证据规格研究》,分别就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行为方式、犯罪数额等方面进行证据收集、固定,根据证据的证明目的、证明对象等确定其证明力。

2024已经到来,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商业秘密保护在2024年将有如下趋势:

重视。企业会更加重视商业秘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领域的企业,因为商业秘密能够为公司在残酷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新型。涉软件源代码商业秘密案件持续增加,涉数据类型商业秘密案件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涉芯片、生物医药类商业秘密案件也会增多

刑事。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还会成为权利人维权的重要渠道,商业秘密案件的刑民交叉会日益成为新常态

为此,我们建议广大权利人:

做下去。商业秘密保护与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长久坚持,建议大家做下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沉下来。做事得讲究方法,要想建立相关制度并落实,大家首先要沉下心来去盘点商业秘密资产,既包括商业秘密自身,也包括支持商业秘密的人员、系统、资料、制度等

动起来。无论如何,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应该动起来,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哪怕先从一个小的方面做起,在运动会中寻找突破口。


作者:朱尉贤
  •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 免责声明 | 私隐保护声明 | 京ICP备15006147号-2 | 律谷科技出品